新生儿肚脐眼疝气即脐疝,多数可1岁内自愈,可观察等待并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等,也可用脐疝带压迫,超2岁未愈或嵌顿则需手术治疗,治疗中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腹压过高及精心护理避免脐部感染等。
一、新生儿肚脐眼疝气的基本情况
新生儿肚脐眼疝气即脐疝,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儿外科疾病,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脐环闭锁不全或薄弱,腹腔脏器由脐环处突出体表所致。
二、非手术治疗方法及原理
(一)观察等待
多数脐疝可在1岁内自愈。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腹肌逐渐发达,脐环可逐渐缩小并闭合。在观察等待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患儿长时间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以减少脐疝突出的频率。这是基于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腹肌逐渐发育完善的生理特点,很多脐疝会随着时间推移自然痊愈。
(二)使用脐疝带
可使用特制的脐疝带压迫脐环,促使脐疝愈合。使用时要注意调整合适的松紧度,既不能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达不到压迫效果。但使用脐疝带时需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出现皮肤损伤等问题。这是利用外力压迫的方式,辅助脐环闭合。
三、手术治疗情况
如果新生儿脐疝超过2岁仍未自愈,或者脐疝发生嵌顿(表现为脐部包块突然增大、变硬,患儿哭闹不安等),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脐疝修补术,通过手术修复脐环,达到治愈目的。手术治疗是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干预措施,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这一特殊人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家长要特别注意避免孩子腹压过高的情况。比如,喂奶后不要让孩子立即平卧,可适当竖抱拍嗝;要精心护理,避免脐部感染等。因为新生儿自身的生理调节和恢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脐疝的治疗过程,保持良好的护理对于促进脐疝康复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