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原因有口腔卫生不佳、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接触感染源。口腔清洁不彻底易滋生白色念珠菌;新生儿等免疫力低易受侵袭;长期用抗生索或激素破坏菌群平衡;接触被污染物品会被感染。
口腔卫生不佳:宝宝的口腔若清洁不彻底,比如喂奶后没有及时清洁口腔,就容易滋生白色念珠菌。例如,长期不清理奶瓶、奶嘴,上面残留的奶液会为白色念珠菌提供生长繁殖的环境,进而可能导致宝宝患上鹅口疮。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家长在喂奶后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腔。
免疫力低下: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早产儿、有基础疾病的宝宝等,其自身免疫力可能更差,更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的侵袭而引发鹅口疮。比如,早产儿由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物质相对较少,身体的防御能力较弱,相比足月儿更易感染鹅口疮。对于这类免疫力低下的宝宝,家长要更加注重日常护理,保持宝宝生活环境的卫生,减少感染风险。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宝宝如果因为疾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破坏口腔内正常的菌群平衡,使得白色念珠菌过度生长;长期使用激素治疗,也可能影响宝宝口腔内的菌群状态,增加鹅口疮的发生几率。例如,宝宝因肺炎等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可能出现口腔内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鹅口疮。在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等药物时,医生会权衡利弊,并且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口腔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接触感染源: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外界环境中存活,宝宝接触了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就有可能被感染。比如,宝宝接触了患有鹅口疮的其他儿童使用过的玩具,而又没有做好手部清洁就放入口中,就可能被传染。所以要注意宝宝的玩具、餐具等定期消毒,保持宝宝手部清洁,减少接触感染源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