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中暑可出现体温异常升高致皮肤发烫面色潮红,神经系统有轻度的头痛头晕乏力及肢体活动欠灵活、精神萎靡,中重度的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抽搐,循环系统初期心率加快、血压暂时性升高,加重时血压降低伴心悸需警惕休克,儿童易现精神萎靡、哭闹不安、食欲减退,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需关注意识状态等,有基础疾病者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相关症状。
一、体温异常升高
冬天虽环境温度较低,但人体因过度产热或散热障碍仍可能出现核心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核心体温约36.5~37.2℃),表现为皮肤发烫、面色潮红,部分患者可自觉体表温度明显高于周围环境温度。
二、神经系统症状
1.轻度表现: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患者可能感觉头部沉重、昏沉,肢体活动欠灵活,精神状态较平日萎靡。
2.中度及重度表现: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恶心、呕吐,因体温过高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表现为对时间、地点等定向力障碍,严重时可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高热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异常放电。
三、循环系统表现
初期可能出现心率加快,以提升心输出量来尝试散热,血压可出现暂时性升高;随病情加重,身体代偿能力受限,可能出现血压降低,同时可伴有心悸感,提示循环系统负担加重,需警惕休克等严重情况发生。
四、特殊人群差异
1.儿童:因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冬天中暑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更易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安,且可能伴随食欲减退,需家长密切观察其行为及体温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2.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体温调节能力差,冬天中暑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不适如乏力,易被忽视,需重点关注其意识状态、皮肤温度及基础疾病变化情况。
3.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冬天中暑可加重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需格外留意胸闷、胸痛等心血管相关症状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