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存于自然环境可污染食品引发感染致李斯特菌病有发热等症状孕妇感染可致流产等,食品加工储存环节企业要遵卫生标准控温防交叉污染家庭要控冰箱温度分储生熟并熟透食物,特殊人群中孕妇要避食未高温消毒食品等新生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要注重饮食卫生,个人需处理食物前后彻底洗手防传播。
一、李斯特菌是什么
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属李斯特菌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植物表面等。该菌可通过污染食品引发人类感染,感染后可能导致李斯特菌病,症状包括发热、肌肉疼痛、头痛等,孕妇感染可能引起流产、早产或新生儿严重感染,新生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
二、防止李斯特菌导致食物中毒的措施
(一)食品加工与储存环节
1.食品生产企业规范:食品生产企业需严格遵循卫生标准,确保原料来源安全,加工过程中控制温度,例如熟食应彻底加热至适当温度以杀灭李斯特菌,同时避免不同食品间的交叉污染,生熟食品需分开储存与处理。
2.家庭储存要点:家庭储存食品时,冰箱内温度应保持在4℃以下,生鲜食品(如肉类、蛋类、乳制品等)要妥善保存,生熟食品需分区存放,避免交叉污染。此外,食用前需确保食物熟透,尤其是肉类、蛋类等易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
(二)特殊人群防护
1.孕妇:孕妇是李斯特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避免食用未经高温消毒的乳制品、生肉或未熟透的肉类,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以降低感染风险,防止对自身及胎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新生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新生儿和免疫力低下者抵抗力较弱,需避免接触可能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老年人也应尤其注重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安全的食物,减少感染李斯特菌的机会。
(三)个人卫生习惯
处理食物前后要彻底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用污染的手直接接触食物,防止李斯特菌通过手部接触传播至食物中,从而降低食物中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