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有可能发烧,其机制是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受限致体温调节失衡。不同类型中暑发烧表现不同,热痉挛体温多正常或轻度升高,热衰竭体温轻度升高或正常,热射病出现高热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同人群中暑发烧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易体温波动大需及时降温防惊厥,老年人恢复弱且易加重基础病要缓慢降温,高温环境工作者耐受力低需脱离环境并做好防暑。
一、中暑引发发烧的机制
当人体处于中暑状态时,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受限,导致体温调节失衡,体温升高。例如,在高温环境中,人体大量出汗,若水分和盐分补充不及时,会影响体温调节系统,使得体温升高,出现发烧症状。一般来说,轻症中暑时体温可能在38℃左右,重症中暑时体温可进一步升高,甚至超过40℃。
二、不同类型中暑的发烧表现
1.热痉挛:主要是由于大量出汗后丢失大量盐分,导致肌肉痉挛,一般体温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2.热衰竭:多发生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慢性疾病患者等,主要是周围循环衰竭,体温可轻度升高或正常。
3.热射病:这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患者会出现高热,直肠温度常可超过40℃,同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昏迷、抽搐等。
三、不同人群中暑发烧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中暑时更容易出现体温波动较大的情况,且儿童中暑发烧时需特别注意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因为儿童高热可能会引发惊厥等严重并发症。要迅速将儿童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进行物理降温。
2.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中暑发烧时恢复能力较弱,且可能合并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中暑发烧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应密切监测老年人的体温及身体状况,缓慢进行降温,避免降温过快引发其他并发症。
3.高温环境工作者:这类人群由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机体对中暑的耐受能力可能相对较低,一旦发生中暑发烧,需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进行相应的降温处理,同时要注意日常工作中做好防暑措施,如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