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一般少发烧,严重或合并感染会发烧。非发烧时可口腔清洁、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发烧时婴儿可减衣物、温水擦身,儿童同,都要及时就医,新生儿和有基础病儿童更需谨慎处理。
一、明确鹅口疮相关情况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一般鹅口疮本身很少引起发烧,但如果病情严重或合并其他感染时可能出现发烧情况。
二、针对非发烧情况的处理
1.口腔清洁:对于月龄较小的婴儿,可在喂奶前后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较大儿童也可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白色念珠菌滋生。
2.药物治疗: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口腔,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这是基于制霉菌素对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的科学依据。
三、针对发烧情况的处理
1.物理降温
婴儿:可适当减少衣物被褥,利于散热,因为婴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过多衣物不利于热量散发。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降温,擦拭时注意保暖,避免婴儿着凉。
儿童:同样可通过减少穿着、温水擦拭等方式物理降温,让儿童多休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防止因发烧导致脱水。
2.及时就医评估:当出现发烧时,无论婴儿还是儿童都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评估发烧原因,判断是否是鹅口疮本身加重引起或合并了其他感染。若合并细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并给予相应治疗。例如通过血常规等检查判断是否有感染及感染类型等情况。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新生儿:新生儿患鹅口疮发烧时更需谨慎处理,因为新生儿免疫力低下,病情变化快。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业处理,不能自行随意用药或处理。
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果儿童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出现鹅口疮发烧时,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需要更积极地就医,医生会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和鹅口疮发烧的情况进行全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儿童基础疾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