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首要步骤是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通风阴凉处阻断热量摄取,实施物理降温包括用湿毛巾轻柔擦拭额头、颈部等大血管丰富处(儿童用温水),用毛巾包裹冰袋放大血管部位(防儿童冻伤且控接触时长),同时让患者饮用凉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品补充水分电解质,儿童物理降温要轻柔关注精神状态、补水控量浓度,老年人降温不过快要随时观察生命体征、补水少量多次,有基础病史人群物理降温适度、补水考虑基础病限制、异常及时送医。
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如室内、树荫下等,使患者不再继续暴露于高温环境中,阻断热量进一步摄取,这是缓解中暑的首要步骤,对所有人群均适用,能防止中暑状况持续恶化。二、实施物理降温举措1.擦拭降温:用湿毛巾轻柔擦拭中暑者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之处,借助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低体温,针对儿童可选用温水擦拭,防止过冷刺激致使不适;2.冰袋辅助:可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放置于上述大血管部位,但需留意观察皮肤状况,避免冻伤,此方法对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应用,不过儿童要严格把控冰袋与皮肤接触时长。三、补充水分与电解质让中暑者饮用凉的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儿童饮用时要注意盐分浓度不可过高,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四、特殊人群特别注意1.儿童:儿童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在进行物理降温时要格外轻柔,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抽搐等异常需立即就医;同时补充水分时要控制量和浓度,防止引发呕吐等情况。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脱离高温环境后降温速度不宜过快,物理降温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其生命体征,补充水分时要少量多次给予,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3.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中暑者,在缓解中暑过程中要更加谨慎,物理降温需适度,补充水分时要考虑基础病对液体摄入的限制,如心衰患者需严格控制饮水量,发现异常应及时送医且避免自行盲目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