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毒可因疼痛失血大手术等应激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排水差、短时间大量饮水超肾脏负荷、低渗性脱水纠正时快速大量补清水未补钠、婴幼儿肾功能不完善喂养不当进水多及老年人肾脏调节功能减退摄入过量水分等引发。
一、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相关原因
在疼痛、失血、大手术等应激状态下,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会出现反应,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使得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当水的重吸收量超过肾脏正常排水能力时,就容易引发水中毒。例如,严重创伤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时,ADH分泌可能异常增多,从而增加了水中毒的发生风险。
二、肾功能不全导致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少尿期时,肾脏的排水功能显著下降,此时若患者摄入过多水分或者补液量未根据肾脏实际排水能力进行合理调整,多余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潴留引发水中毒。比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肾脏已经无法像正常肾脏那样有效地排出水分,若不严格控制入液量,极易出现水中毒状况。
三、机体摄入水分过多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超过了肾脏的排水负荷能力,就可能引发水中毒。例如,一些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后大量饮用白开水而未合理补充电解质,由于短时间内水分摄入过多,肾脏来不及将多余水分排出,水分在体内积聚从而导致水中毒。
四、低渗性脱水纠正不当
低渗性脱水时,机体是缺钠多于缺水的状态,若在纠正低渗性脱水过程中,快速大量补充水分而没有补充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降低,水分就会向细胞内转移,进而引起细胞内水肿,最终导致水中毒。比如在治疗低渗性脱水时,若补液方案不合理,只大量补清水而不补充钠盐,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五、特殊人群因素影响
婴幼儿:婴幼儿的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肾脏对水的调节能力较弱,若喂养时不当大量进水,如频繁过量喂奶水等,就容易超出其肾脏的排水限度,引发水中毒。
老年人:老年人肾脏调节功能减退,对水的平衡调节能力下降,当摄入过量水分时,肾脏难以及时有效地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相对更易出现水中毒情况。例如老年人日常饮水未根据自身肾脏功能合理控制量,就可能增加水中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