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转移至通风阴凉处脱离高温热源,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或用风扇加速散热,也可用冰袋等局部降温但隔布,意识清醒者给含电解质饮品,儿童降温不宜过快需密切观察,老年人降温要监测生命体征速度适中,孕妇要温和降温并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
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发现有人中暑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阴凉的环境中,如室内有空调的房间等,使其尽快脱离高温热源,避免继续受热加重病情,这是紧急缓解中暑的首要步骤,能阻止热量进一步蓄积。
二、实施物理降温措施
1.体表散热:解开患者的衣物,增加皮肤散热面积,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可使用风扇吹向患者,加速体表热量散发。若条件允许,可将患者浸泡在15-20℃的凉水中,但需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和生命体征变化,防止体温过低等情况。
2.局部降温辅助: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者头部,降低头部温度,减少脑部过热损伤风险,不过要注意冰袋与皮肤之间需隔一层布,避免冻伤皮肤。
三、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少量多次给予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淡盐水等,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白开水,以防引起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中暑时降温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出现寒战等情况,可采用相对温和的物理降温方式,如用湿毛巾擦拭四肢等部位,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中暑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中暑时降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避免因快速降温导致血压波动过大等情况,降温速度应适中,可选择间断擦拭身体等方式进行降温。
孕妇:孕妇中暑需格外谨慎,优先将孕妇转移至凉爽环境,采用温和的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颈部、手臂等部位,同时要关注孕妇和胎儿的状况,若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因为高温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