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的症状

来源:民福康

小儿鹅口疮有口腔黏膜表现和全身症状,口腔黏膜可见不易擦掉的白色斑膜及周围黏膜轻度充血,全身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有拒食等表现,少数严重者有低热,新生儿和婴幼儿易患,需注意口腔清洁,发现症状及时就医。

白色斑膜:最典型的症状是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的斑膜,类似奶块,但与奶块不同的是,鹅口疮的白色斑膜不易用棉签或湿纱布擦掉。如果强行擦拭,可能会导致局部黏膜潮红、粗糙,甚至有出血现象。这种白色斑膜可以出现在口腔的多个部位,如颊黏膜、舌、牙龈、上颚等部位。例如,婴儿的颊黏膜上可能会看到散在的白色小点,逐渐融合成片状的白色斑膜。

黏膜充血:在白色斑膜周围,有时可以观察到黏膜有轻度的充血表现。这是因为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会导致局部黏膜的血管扩张,从而出现轻度的充血情况。对于年龄稍大一些能配合观察的儿童,可能会描述口腔局部有轻微的疼痛感,但由于小儿往往不能准确表达,更多的是表现出吃奶时哭闹等异常情况。

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如果鹅口疮病情较轻,患儿的全身症状可能不明显,精神状态、食欲等通常不受太大影响。但如果病情较重,白色斑膜蔓延较广,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进食。因为口腔内疼痛不适,患儿会出现拒食、烦躁不安等表现。对于婴儿来说,拒食可能会导致奶量摄入减少,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体温变化:少数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出现低热的情况,但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5℃。这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可能会引发轻度的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体温略有升高。但需要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相鉴别,比如要观察患儿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流涕等,如果仅有低热且与鹅口疮的严重程度相关,多考虑与鹅口疮的局部感染有关。

小儿鹅口疮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新生儿,由于其口腔黏膜娇嫩,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的侵袭。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次喂奶前后要注意母亲乳头的清洁;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如果发现小儿口腔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小儿鹅口疮
小儿鹅口疮一般是指鹅口疮,鹅口疮主要是指口腔黏膜感染念珠菌而引起的一种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儿鹅口疮的症状有哪些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鹅口疮在临床上称为鹅口疮,鹅口疮的症状主要是口腔黏膜受损,但是患者年龄不同,临床症状也会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婴幼儿 婴幼儿感染念珠菌,引发鹅口疮形成时,其可能会出现哭闹不止、烦躁不安、喂养困难、拒乳等症状,家长可见其口腔内有散在分布的斑点或斑块,不易被擦去。 2.成年人 成年人患有鹅口疮时
小儿鹅口疮的病原体怎么治疗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鹅口疮的病原体可以通过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生活管理等促进恢复。 1.使用药物 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儿使用制霉菌素片、氟康唑胶囊、伏立康唑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 2.调整饮食 家长应避免小儿进食过多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加快身体康复。 3.生活管理 生
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局部用药、全身用药等。 1、一般治疗 家长日常应注意对孩子使用奶瓶、碗、勺等用品进行清洗消毒,保持餐具以及食品的清洁,避免滋生病原体,预防感染,有利于孩子的身体恢复。 2、局部用药 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孩子局部使用鱼肝油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敷口腔患处,加快病情恢复。 3、
小儿鹅口疮是什么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鹅口疮一般是指鹅口疮,鹅口疮主要是指口腔黏膜感染念珠菌而引起的一种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 鹅口疮好发于婴幼儿以及其他免疫力低下者。患者发生鹅口疮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哺乳困难、拒乳、口干、局部疼痛、烧灼感等不舒服的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则会造成其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其出
引起小儿鹅口疮的病原体是什么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引起小儿鹅口疮的病原体通常是念珠菌感染。 小儿鹅口疮是由于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免疫力低下、服用药物等因素引起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颊黏膜、舌头表面、颚部白色斑片,并伴随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等症状。感染此病后,可通过服用氟康唑胶囊、氟康唑片、制霉素片等药物改善病情。 日常
小儿鹅口疮的治疗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局部治疗以及全身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家长应做好患儿的卫生管理,喂奶后及时清洁口腔,并对孩子的玩具、奶瓶等进行消毒,保持干燥。 2、局部治疗 家长可遵医嘱给患儿口腔内涂抹制霉菌素,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减轻不舒服的症状。 3、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时,还可选
小儿鹅口疮的病原是什么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鹅口疮的病原体是念珠菌。 小儿口腔受到念珠菌感染后,会使小儿口腔部位出现白色凝乳状物质,主要附着于颊黏膜、嘴唇内侧、上腭部等部位。此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免疫力低下、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引起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等。 发生此病后可就诊口腔科,通过口腔检查、真菌涂片、真菌培养等方式
小儿鹅口疮的病原体是什么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鹅口疮的病原体是口腔念珠菌。 小儿免疫力下降或者免疫功能存在缺陷时,口腔念珠菌感染孩子口腔黏膜,就会导致鹅口疮发生。其次,孩子如果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也会导致菌群紊乱,口腔内念珠菌过度繁殖,进而引发鹅口疮。 小儿如果有鹅口疮,平时需要多注意口腔卫生,每次喝奶后及时清洁口腔。奶瓶、碗筷等生活
小儿鹅口疮的病原是
毛喆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鹅口疮的病原是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可寄生在正常人的口腔、皮肤、胃肠道等部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或存在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情况时,白色念珠菌就可能大量繁殖,引起小儿鹅口疮。 1.机体抵抗力下降 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
小儿鹅口疮是怎么回事?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鹅口疮的专业名称是鹅口疮,鹅口疮主要是由于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力低下、用药不当等原因可诱发鹅口疮。 一、基本病因 患者的口腔黏膜感染念珠菌后,念珠菌可持续在其口腔黏膜繁殖,使其口腔黏膜出现病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鹅口疮的情况。 二、诱发因素 1、免疫力低下 患者出现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功能缺陷等情况
鹅口疮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小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在口腔黏膜的表面形成白色的斑膜。一般多见于两岁以内的婴幼儿,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鹅口疮严重的可以侵袭咽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引起其他细菌的感染,造成败血症。有鹅口疮可以遵医嘱涂抹些药物,进行治疗。
小儿鹅口疮能自愈吗?
汪迎斌 副主任医师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鹅口疮一般不可以自愈,但是也有一些小儿鹅口疮患者临床症状比较轻,也有可能治愈。鹅口疮是由于真菌感染口腔黏膜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覆盖,白色小片状分泌物不易擦去,一般不影响吃奶。治疗时可以给予碳酸氢钠清洗口腔,或者制霉素与鱼肝油混合制剂涂抹口腔,一天3~4次。
小儿鹅口疮的症状
郭艳萍 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小儿鹅口疮的症状,主要是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乳凝块样物常见于颊黏膜,舌,齿龈,上腭等处可蔓延至咽部。初起时呈点状或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宜拭去。强行剥落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渗血。患处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饮食,也无全身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