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问月经周期、诱因、腹痛情况)、体格检查(查生命体征、腹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妊娠试验)、影像学检查(超声、CT)及腹腔镜检查(诊断不明时),不同人群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如特殊人群妊娠期检查需谨慎。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周期情况,因为黄体破裂多见于月经周期后半期;了解患者是否有下腹部外伤史、剧烈运动史等,这些可能是诱发黄体破裂的因素;同时询问腹痛的发生时间、部位、性质及程度等,比如腹痛是突然发生还是逐渐加重,是一侧下腹部疼痛还是全腹疼痛等。
二、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黄体破裂较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表现。
2.腹部检查: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多为患侧明显,部分患者可有腹肌紧张,内出血较多时可有移动性浊音阳性。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若有内出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会进行性下降。
2.妊娠试验: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需排除异位妊娠,可通过血或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来判断。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对黄体破裂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发现盆腔内游离液体,附件区可见异常回声团块,有助于判断黄体破裂的情况及内出血的量。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超声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年轻女性的黄体破裂超声表现与其他年龄段可能无本质区别,但需要结合具体月经周期等情况综合判断;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选择经阴道超声更清晰,而无性生活史的女性则选择经腹部超声。
2.CT检查:在超声检查不明确时可考虑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盆腔内出血情况以及附件区的病变,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因为有辐射且费用相对较高。
五、腹腔镜检查
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尤其是考虑有其他急腹症需要鉴别时,腹腔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同时进行治疗。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在进行腹腔镜检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比如长期吸烟的患者要注意呼吸道准备等;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脏病患者要评估手术风险等。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出现黄体破裂时,检查需更加谨慎,要充分权衡检查对妊娠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