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热射病患者需第一时间移至通风阴凉处并迅速去除过多衣物散热,以物理降温为主擦拭大血管部位或用冰袋(儿童轻柔、老年人缓慢、孕妇避腹部低温),持续监测体温,让患者平卧头偏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呼叫急救并报告相关情况,儿童降温谨慎、老年人缓降并监测生命体征、孕妇避腹低温后转院由专业人员综合处理。
一、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发现热射病患者后,应第一时间将其转移至通风良好、阴凉的环境中,迅速去除患者身上过多的衣物,以利于散热。例如,将患者移至空调房间或树荫下等凉爽区域。
二、实施快速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为主:可使用湿毛巾擦拭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可将冰袋包裹后放置在上述部位,但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对于儿童,物理降温时要格外轻柔,选择合适大小的冰袋并控制接触时间;老年人降温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孕妇则要避免腹部直接接触低温物品,以防影响胎儿。
2.持续监测体温: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当体温降至38.5℃左右时可适当减缓降温速度,但仍需保持体温处于下降趋势。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或分泌物,防止因呕吐导致窒息。对于有基础呼吸道疾病或儿童患者,更要留意呼吸道情况,必要时可将患者颈部稍垫高,保持气道伸直状态。
四、及时呼叫急救医疗服务
在采取初步降温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措施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专业医护人员准确报告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所处环境温度、发病时间、目前体温及一般状况等,以便医护人员携带专业设备迅速到场进行进一步救治。
五、特殊人群特别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降温过程中需更加谨慎,避免使用过冷的物品长时间接触皮肤,可选择温水擦拭等相对温和的物理降温方式,且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面色等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降温时要缓慢进行,防止因体温骤降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同时需监测其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孕妇:孕妇热射病时,降温:时要注意保护腹部,避免低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及时转运至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综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