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常见原因包括神经介导性(多由情绪紧张等刺激经神经反射引发,多见于年轻人)、心源性(由心脏疾病致排血受阻或心律失常引起,较为危急)、直立性低血压性(体位改变时血压调节障碍致脑供血不足,常见老年人等);现场处理需初步判断患者意识等情况、将患者置平卧位头部略低于身体其他部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恢复情况,老年人发生晕厥避免过快搬动,儿童处理动作轻柔,女性特殊时期关注相关因素,有心血管病史者需警惕心源性因素并尽快呼叫急救医疗服务。
一、晕厥的常见原因
(一)神经介导性晕厥
多由情绪紧张、疼痛、恐惧等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发,常见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于年轻人,常因情绪激动、疼痛、长时间站立等诱发,通过神经反射导致血管扩张、心率减慢,使脑部供血暂时不足。
(二)心源性晕厥
由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排血受阻或心律失常引起,如心肌病、心肌梗死、严重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此类情况较为危急,可严重威胁生命。
(三)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体位突然改变时(如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血压调节障碍致脑供血不足,常见于老年人、长期卧床者或服用降压药、利尿剂等药物人群,因体位变化时血压不能及时调整而引发。
二、现场处理方法
(一)初步判断
轻拍患者肩部并呼喊,观察有无反应,同时留意呼吸、脉搏情况,判断患者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二)体位调整
将患者放置平卧位,头部略低于身体其他部位,促进脑部血液供应,解开患者领口、腰带等束缚部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密切观察
持续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等情况,若患者逐渐恢复意识,应缓慢帮助其起身,起身过程需缓慢,防止再次发生晕厥。
(四)特殊人群处理要点
老年人:发生晕厥时避免过快搬动,因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需谨慎操作以防止加重病情。
儿童:处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二次伤害,多考虑神经介导性因素,现场处理后关注其后续健康状况。
女性特殊时期:月经周期或妊娠等特殊时期发生晕厥,需关注自身基础健康,现场处理后及时排查可能的激素等因素影响。
有心血管病史者:发生晕厥需高度警惕心源性因素,现场处理后尽快呼叫急救医疗服务,以便进一步排查心脏相关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