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处理需现场初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评估病情,清醒合作者可尝试催吐,中度及重度需转运就医,医疗机构可在摄入后1小时内无禁忌洗胃、补液,呼吸抑制用纳洛酮,特殊人群儿童严禁催吐、女性关注代谢等情况、有基础病监测原发病,非药物需保暖并持续监测患者意识等变化。
一、现场初步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导致窒息,对于呕吐频繁者需及时清理口腔异物。
2.评估病情: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若出现昏迷、呼吸抑制、抽搐等严重表现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
二、一般情况处理
1.清醒合作患者:可尝试催吐(适用于摄入酒精时间较短且清醒能配合者),通过刺激咽部引起呕吐,减少酒精吸收,但需注意避免误吸。
2.需就医患者:中度及重度急性酒精中毒者应尽快转运至医疗机构,途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
三、医疗机构处理要点
1.洗胃操作:一般在患者摄入酒精后1小时内且无洗胃禁忌证时可考虑洗胃,禁忌证包括:意识不清、抽搐未控制、腐蚀性物质摄入等,洗胃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2.补液治疗:通过静脉补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促进酒精代谢排出,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常用5%葡萄糖盐水等溶液。
3.特殊对症处理:
若出现呼吸抑制,可给予纳洛酮等药物催醒,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对于有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需额外监测原发病指标,针对性处理相关并发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对酒精耐受性差,急性酒精中毒更易出现严重中枢抑制、低血糖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且儿童严禁随意使用催吐等可能加重损伤的操作。
2.女性患者:女性在酒精代谢方面可能与男性存在差异,处理时需关注个体代谢速度及可能存在的妊娠等特殊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措施。
3.有基础病史患者:如既往有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等患者,急性酒精中毒可能加重原发病,需在治疗酒精中毒的同时密切监测原发病指标,采取针对性保护脏器等措施。
五、非药物干预重点
保暖: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避免因酒精导致血管扩张引起体温过低。
持续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及时发现病情恶化迹象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