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处理需迅速脱离高温闷热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物理降温为主可湿凉毛巾擦拭身体部位或用20-25℃冷水部分浸泡(时间不宜长),用风扇辅助降温但不直吹身体,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品需少量多次,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儿童降温要温和及时补水避免高温时段外出,老年人降温不宜过快过猛需尽快送医,孕妇尽快移阴凉处轻柔物理降温无改善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者迅速脱离环境缓慢降温后尽快就医。
一、脱离高温环境1.迅速离开高温、闷热的环境,转移至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如室内、树荫下等,避免持续暴露在高温下使中暑情况加重;二、降温措施1.物理降温为主,可用湿凉的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低体温,对于儿童,要轻柔擦拭,避免用力过大刺激;若周围有冷水,可将身体部分浸泡在20-25℃的冷水中,但时间不宜过长;2.可使用风扇加速空气流动辅助降温,但要注意风扇不要直接对着身体直吹,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三、补充水分与电解质1.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如运动饮料等,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但需注意不能一次性大量饮用,应少量多次饮用,防止加重胃肠负担;对于幼儿,要采用小勺慢慢喂服的方式补充;四、观察病情变化1.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是否缓解,若出现意识丧失、抽搐、持续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且经初步处理无改善)等严重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求助;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儿童:儿童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中暑后易快速恶化,降温时避免使用过冷的水或冰块直接敷,物理降温要温和,同时要确保儿童水分补充及时,且尽量避免儿童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中暑后恢复能力弱,降温速度不宜过快过猛,防止引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发现中暑后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应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3.孕妇:孕妇中暑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应尽快转移至阴凉处,采用轻柔的物理降温方式,如用湿毛巾擦拭,适量补充水分后,若症状无改善需及时就医;4.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中暑后更易诱发基础疾病发作,应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缓慢进行降温处理,及时补充水分后尽快到医院接受专业诊疗,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