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乏力等症状且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及时脱离可缓解,轻度中暑除先兆症状外体温升至三十八度以上有面色潮红等表现经避暑降温等处理可恢复,重度中暑细分热痉挛多在高温剧烈活动后出现肌肉痉挛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热衰竭常见于老人儿童等表现头晕等体温基本正常或轻度升高,热射病为最危急类型核心体温四十度以上无汗意识障碍等病情进展快,不同人群中儿童易现高热惊厥病情变化快,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合并基础疾病,有基础疾病人群原发病可能加重需警惕。
一、先兆中暑表现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此时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一般<38℃),若能及时脱离高温环境并休息,症状可逐渐缓解。
二、轻度中暑表现
除先兆中暑的相关症状外,体温往往升至38℃以上,还可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伴有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经避暑降温等处理后,一般数小时内可恢复。
三、重度中暑表现(细分类型)
(一)热痉挛
多在高温环境下剧烈活动后发生,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常累及四肢肌肉及腹肌等,活动时疼痛明显,痉挛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体温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二)热衰竭
常见于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疾病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乏力、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意识模糊,体温基本正常或轻度升高。
(三)热射病
为重度中暑最危急类型,表现为核心体温≥40℃、无汗、意识障碍,可伴有抽搐、昏迷,还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如肝脏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四、不同人群中暑表现特点
(一)儿童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中暑时更易出现高热(体温迅速升高)、惊厥等表现,且病情变化快,需密切关注体温及精神状态变化。
(二)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体温调节能力差,中暑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常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且易合并基础疾病,病情进展可能更隐匿、更严重。
(三)有基础疾病人群
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中暑后原发病可能加重,且中暑引发的生理紊乱会进一步影响基础疾病控制,需格外警惕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避暑及救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