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导性晕厥因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受情绪等因素触发致血管扩张心率减慢回心血量心输出量下降脑供血不足年轻人多见女性略高;心源性晕厥由心脏疾病致泵血功能障碍分心律失常和结构异常老年人及有基础心脏病史者高危;直立性低血压相关晕厥因体位改变血压急剧下降致脑灌注不足由脱水、药物副作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诱因致老年人及长期服降压药等人群易发生。
一、神经介导性晕厥
神经介导性晕厥是较为常见的一类晕厥原因,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典型代表。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调节异常相关,当受到情绪激动(如紧张、焦虑)、疼痛刺激、长时间站立、闷热环境等因素影响时,会触发体内的神经反射,导致血管扩张、心率减慢,进而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最终引起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例如,一项临床研究指出,在情绪应激状态下,约有相当比例的个体因血管迷走反射异常引发晕厥。此类型晕厥在年轻人中相对多见,女性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概率可能略高于男性。
二、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由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脑供血不足引发晕厥。其一,心律失常是重要原因,包括严重的心动过缓(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导致心率过慢)和心动过速(如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当心律失常发作时,心脏无法有效将血液泵送至脑部,就会引发晕厥。其二,心脏结构异常也可导致心源性晕厥,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会限制心脏血液排出)、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等,这些心脏结构的病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进而引发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厥。心源性晕厥在老年人中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有基础心脏疾病病史(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等)的人群更是心源性晕厥的高危群体。
三、直立性低血压相关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相关晕厥是由于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血压急剧下降,导致脑灌注不足而引发的晕厥。其常见诱因包括脱水(身体水分丢失过多,血容量不足)、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如降压药、镇静催眠药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疾病可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当人体体位发生改变时,因上述因素导致血压调节失衡,无法及时保证脑部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晕厥。老年人由于自主神经功能衰退、可能存在慢性疾病导致血容量调节能力下降等原因,更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相关晕厥;同时,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等的人群也需警惕此类晕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