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表现为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难集中动作协调性变差且体温通常正常或轻微升高;轻度中暑是先兆中暑症状加重,体温升至38℃以上伴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重度中暑细分热痉挛是大量出汗后出现阵发性对称性肌肉痉挛累及四肢及腹肌等,热衰竭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微弱体温轻度升高,热射病是最严重类型,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可伴昏迷抽搐多器官功能损伤;特殊人群中儿童体温调节弱中暑迹象进展快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非典型表现,老年人常伴基础疾病中暑症状不典型易加重,高温环境工作者需留意自身迹象及时采取避暑降温措施。
一、先兆中暑迹象
在高温环境中,机体开始出现轻度功能紊乱表现,具体有:头晕、头痛、口渴、多汗,且四肢有无力发酸感,注意力难以集中,动作协调性变差,此时体温通常正常或仅有轻微升高。例如,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的人,初期可能先出现上述不适。
二、轻度中暑迹象
先兆中暑症状加重,体温可升至38℃以上,伴随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情况。比如,在高温环境中持续工作未及时降温补水的劳动者,可能发展至该阶段。
三、重度中暑细分迹象
(一)热痉挛
大量出汗后出现阵发性、对称性肌肉痉挛,常累及四肢肌肉及腹肌等,疼痛较为剧烈。多发生于高温下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的人群,如长时间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
(二)热衰竭
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微弱,体温可轻度升高。这类情况常见于高温环境下体力消耗大且未充分补液的人群,像户外长时间劳作的建筑工人。
(三)热射病
为最严重类型,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0℃)、无汗、意识障碍,可出现昏迷、抽搐等,还可能伴有多器官功能损伤。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老年人、儿童等抵抗力较弱人群更易发生热射病,且病情进展迅速。
四、特殊人群中暑迹象特点
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弱,中暑后迹象进展快,可能较早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非典型表现,需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及体温变化。
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中暑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嗜睡等,且病情易加重,需格外警惕。
高温环境工作者:如户外劳动者、运动员等,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更需留意自身是否出现上述中暑相关迹象,一旦有异常需及时采取避暑降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