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有人晕厥时先将患者置平卧位头低脚高并松开颈部胸部紧身衣物保呼吸道通畅及环境通风,立即评估意识呼吸脉搏区分血管迷走性、心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性等类型,血管迷走性让患者保持头低脚高体位待恢复,心源性立即打急救电话并让患者安静避免随意搬动,体位性低血压性缓慢改变体位,儿童晕厥避免剧烈摇晃查发热外伤等,老年人晕厥重点排查心血管等基础病尽快送医,妊娠期女性晕厥转为侧卧位评估胎儿,初步处理后均尽快送医做全面检查明确病因。
一、现场初步处理
当发现有人发生晕厥时,首先将患者放置于平卧位,头部略低于脚部(头低脚高体位),以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同时松开患者颈部、胸部的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周围环境通风良好。
二、评估与判断
1.意识与呼吸评估:立即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及脉搏情况。若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濒死样呼吸,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程序并呼叫急救人员。
2.区分晕厥类型:快速辨别晕厥可能的原因,如血管迷走性晕厥(多与情绪紧张、疼痛等有关)、心源性晕厥(可能伴随胸痛、心悸等心脏相关症状)、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多在体位突然改变时发生)等。
三、针对不同情况的处理
1.血管迷走性晕厥:让患者保持头低脚高体位,一般通过休息可自行恢复,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等变化。
2.心源性晕厥:若怀疑心源性晕厥,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随意搬动,尤其注意有胸痛、心悸等表现时需高度警惕心脏急症。
3.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让患者缓慢改变体位,避免突然站起等动作,对于因长时间站立等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可帮助患者坐下或躺下并监测血压变化。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发生晕厥时,要避免剧烈摇晃,检查是否有发热、外伤等情况,若伴随抽搐等表现需特别警惕神经系统疾病,及时就医评估。
2.老年人:老年人发生晕厥需重点排查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因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晕厥后恢复可能较慢,应尽快送医进一步检查病因。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发生晕厥需考虑妊娠相关因素(如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应将患者缓慢转为侧卧位,评估胎儿情况并及时就医。
五、后续就医建议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晕厥,经现场初步处理后均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心电图、头颅CT、血糖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晕厥的具体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再次发生晕厥带来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