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分为先兆、轻度、重度,先兆中暑在高温下有大汗、口渴、乏力、头晕等症状且体温或略高;轻度中暑体温达38℃以上伴面色等变化或有消化道症状;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四肢肌肉痉挛痛、热衰竭晕厥低血压、热射病体温急剧升高伴意识障碍;儿童体温调节不完善需注意精神状态变化,老年人耐受差要关注不适且病情复杂,基础疾病人群易中暑且病情易加重需避免高温早处理。
一、先兆中暑表现及判断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此时体温可能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38℃),此为先兆中暑,是中暑的早期信号,提示身体已受到高温轻微影响,需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进展。
二、轻度中暑表现及判断
1.体温升高:体温可达38℃以上,同时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这是因为高温导致身体散热失衡,循环系统开始出现紊乱迹象,需尽快脱离高温环境并进行适当处理。
2.伴随症状:除上述体温及循环相关表现外,还可能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表明身体的热应激已影响到多个系统功能。
三、重度中暑表现及判断
1.热痉挛:多表现为四肢肌肉痉挛疼痛,常见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如小腿腓肠肌等,通常是在高温下大量出汗后,体内电解质丢失过多引发肌肉痉挛,多见于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剧烈活动的人群。
2.热衰竭:出现晕厥、低血压等情况,是由于高温导致大量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血液循环容量不足,进而引起外周循环衰竭,老年人、儿童及有脱水倾向人群更易发生。
3.热射病: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0℃以上,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如昏迷、谵妄等),这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需立即紧急救治,因其可危及生命,高温环境下出现高热伴意识改变时需高度警惕热射病。
四、不同人群中暑判断的特殊考虑
1.儿童: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完善,对高温更敏感,除观察上述一般中暑表现外,需尤其注意其精神状态变化,如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等情况要警惕中暑,因其可能较快速进展为重度中暑。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高温耐受能力差,即使体温升高不显著,也可能已出现中暑相关不适,需密切关注其有无头晕、乏力、心悸等表现,且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中暑后病情可能更复杂。
3.基础疾病人群: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高温环境下更易发生中暑,且中暑后病情可能加重,需格外注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一旦出现疑似中暑症状应尽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