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可能导致昏迷,原因包括酒精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低血糖、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呕吐误吸导致窒息,不同情况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如长期大量饮酒者耐受但短时间大量饮也可昏迷,空腹饮酒及糖尿病患者易低血糖昏迷,有基础心脑血管病者饮酒易诱发意外,昏迷者呕吐易误吸窒息等。
一、酒精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少部分未代谢的酒精会进入血液循环,随着血液到达脑部等部位。酒精会抑制大脑皮层,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当抑制程度加深时,就可能出现昏迷情况。研究表明,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大脑的正常神经传导被打乱,例如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等,从而引发昏迷。不同个体对酒精的耐受程度不同,一般来说,血液酒精浓度越高,昏迷的风险越大,比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可能相对更能耐受,但短时间内大量饮酒也会快速导致血液酒精浓度急剧升高进而昏迷。
二、引发低血糖
酒精会干扰肝脏的糖代谢过程。一方面,酒精抑制了肝脏的糖异生作用,使得肝脏产生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酒精还可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会促进血糖的利用和储存。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血糖水平可能会迅速下降。当血糖过低时,大脑的能量供应不足,就会出现功能障碍,表现为昏迷等症状。尤其是空腹饮酒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性昏迷。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饮酒后低血糖的风险更高,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糖代谢调节就存在异常,饮酒后这种异常会被进一步放大。
三、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对于本身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喝酒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从而导致昏迷。例如,酒精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对于有冠心病的患者,酒精可能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脑部供血突然中断,引发昏迷;对于有脑血管基础疾病如脑动脉硬化的患者,饮酒后血压波动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管堵塞,进而引起昏迷。老年人由于心脑血管功能相对较弱,饮酒后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导致昏迷的风险比年轻人更高。
四、呕吐误吸导致窒息
喝酒昏迷的人如果发生呕吐,呕吐物容易误吸入气道,引起窒息。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法有效保护气道。呕吐物堵塞气道后,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呼吸,进而引起缺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并加重昏迷状况。尤其是饮酒过量且呕吐频繁的人群,更易发生这种情况。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气道相对狭窄,误吸后窒息的风险更高,所以儿童应绝对避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