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因高温环境致体温调节紊乱核心体温升高伴大汗口渴乏力头晕恶心等无明显呼吸道症状诱因高温高湿,新冠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有发热干咳乏力等多样呼吸道及全身症状诱因感染新冠,儿童中暑需速离高温物理降温新冠轻可居家重需就医,老年人中暑易重需避高温新冠重症风险高要监测,基础病者中暑加重基础病新冠致基础病恶化。
一、症状表现差异
1.中暑:主要因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发,核心症状为体温异常升高,多≥38℃,常伴随大汗、口渴、乏力、头晕、恶心等,严重时可出现肌肉痉挛、昏迷等表现,体温升高是其突出且关键的标志性症状,发病前多有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等诱因。
2.新冠症状:以呼吸道相关症状为主,典型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38℃,但部分轻症可能低热或无明显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呼吸道症状是新冠区别于中暑的重要特征。
二、伴随症状差异
1.中暑:除体温升高及基础不适外,可能出现皮肤湿冷、脉搏加快等循环系统表现,一般无明显呼吸道相关伴随症状,若为重度中暑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2.新冠:除上述呼吸道症状外,可能伴有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相关伴随症状如腹泻等,呼吸道症状的多样性是其区别于中暑的重要伴随症状特点。
三、发病诱因差异
1.中暑:多由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机体散热困难导致,如夏季户外长时间劳作、运动等情况下易发生。
2.新冠:是因感染新冠病毒引起,有明确的病毒接触史,如与新冠感染者密切接触、处于新冠疫情流行区域等诱因相关。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事项
1.儿童:中暑儿童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及时采取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因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中暑可能快速加重;新冠感染儿童症状相对较轻时可居家观察,注意休息、补充水分,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需及时就医,且要避免低龄儿童过早使用药物退热。
2.老年人:老年人中暑时因机体功能衰退,体温调节能力差,更易出现重度中暑表现,需格外注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老年人感染新冠后重症风险较高,若出现发热等症状需密切监测体温及全身状况,有基础疾病者更要加强防护与健康监测,及时评估病情变化。
3.有基础疾病人群:中暑会加重基础疾病患者的心肺等器官负担,如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暑可能诱发心衰等;新冠感染对有基础疾病人群可能导致基础疾病恶化,需在中暑预防或新冠感染后更谨慎对待,严格遵循相关健康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