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具剧毒,低浓度可刺激眼及上呼吸道,高浓度能迅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长期接触低浓度可致慢性中毒,防治需加强作业场所通风、配防护装备、健康监护,中毒后现场移至安全区急救并送医对症治疗,儿童更敏感、孕妇需避暴露、有基础疾病者风险高要严防护。
一、硫化氢的危害
1.急性毒性作用:硫化氢为剧毒气体,低浓度时可刺激眼及上呼吸道,引起眼刺痛、流泪、流涕、咽喉部灼热感等;高浓度(如1000mg/m3以上)时可迅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心跳骤停,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研究表明,急性硫化氢中毒可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尤其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影响显著,如出现头痛、头晕、意识模糊、呼吸困难、肺水肿等表现。
2.慢性毒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如10~20mg/m3长期暴露)可引起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慢性呼吸道炎症(如咳嗽、咳痰、胸闷等),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波动等。
二、硫化氢中毒的防治
(一)预防措施
1.作业环境管理:在涉及硫化氢的作业场所(如石油开采、污水处理等)需加强通风换气,确保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我国规定车间空气中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可通过安装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实时监测浓度。
2.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应配备有效的防护设备,如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密闭空间前需进行充分通风并检测气体浓度。
3.健康监护:对从事硫化氢相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及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二)中毒急救处理
1.现场急救: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区域,松解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跳骤停时需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送医。
2.医疗救治:到达医院后,根据中毒严重程度进行相应治疗,如吸氧、使用细胞色素C等改善组织缺氧,对于有肺水肿、脑水肿等并发症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对硫化氢毒性更敏感,在涉及硫化氢的作业场所或环境中需特别加强防护,避免接触,若发生中毒需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医,因其代谢和解毒功能不完善,中毒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2.孕妇:孕妇接触硫化氢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应尽量避免暴露于含硫化氢的环境中,若发生中毒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优先考虑胎儿安全。
3.有基础疾病者:患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者接触硫化氢后中毒风险更高,且病情可能更严重,需严格做好防护,一旦中毒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既往病史,以便医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