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虚的引发因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因素损伤。先天禀赋不足与年龄因素、性别差异有关;后天因素损伤涉及生活方式(过度劳累、房事不节、饮食不调)、疾病影响(慢性疾病、久病迁延)以及年龄增长导致肾气衰退。
一、先天禀赋不足
年龄因素:新生儿或婴幼儿时期若存在先天禀赋不足的情况,可能导致肾气虚。胎儿在母体内时,若父母体质较弱,或母亲在孕期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如营养不良、患病等,都可能使胎儿肾脏先天发育不完善,出生后易出现肾气虚的状况。例如,有研究发现部分早产儿由于在母体内发育时间不足,肾脏等器官的发育相对不成熟,出生后肾气虚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性别差异:从性别角度看,一般不存在因性别直接导致先天禀赋不足引发肾气虚的绝对差异,但个体的先天体质差异可能受遗传等因素影响,而遗传与性别相关基因有一定关联,间接可能影响肾气虚的发生风险。
二、后天因素损伤
生活方式
过度劳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脑力劳动的人群易出现肾气虚。过度劳累会耗伤人体正气,而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等,过度劳累会损伤肾脏精气。比如,一些长期从事建筑工作的体力劳动者,由于长期高强度劳作,肾脏精气耗损,容易出现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肾气虚的表现。对于脑力劳动者,长期熬夜、过度用脑,也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气虚。
房事不节:性生活不节制是导致肾气虚的重要后天因素。频繁的性生活会耗伤肾精,从而引起肾气虚。尤其是中青年人群,若不注意节制房事,容易出现肾气虚相关症状,如遗精、早泄、性功能减退等。有临床研究表明,长期频繁性生活的人群中,肾气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性生活适度的人群。
饮食不调:长期饮食不规律、偏好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等会损伤脾胃,进而影响肾脏功能。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不能很好地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肾脏,久而久之可导致肾气虚。例如,长期大量食用生冷食物的人群,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影响肾脏精气的充养,出现肾气虚的表现,如畏寒肢冷、消化不良、腰膝酸软等。
疾病影响
慢性疾病: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易出现肾气虚。以慢性肾炎为例,长期患病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肾脏精气耗伤,从而引发肾气虚。糖尿病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肾脏微血管等,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进而出现肾气虚的一系列表现,如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
久病迁延:患其他疾病后长期不愈,身体处于虚弱状态,也会耗伤肾气导致肾气虚。比如长期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咳嗽日久会耗伤肺气,而肺与肾的关系密切,肺虚及肾,可导致肾气虚,出现气短、喘息、腰膝酸软等症状。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肾气逐渐衰退,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老年人肾气渐亏,容易出现肾气虚的表现,如听力减退、牙齿松动、夜尿频多、腰膝酸软等。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精气逐渐不足,从而导致肾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