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病因不同,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在秋冬易发病,风热感冒常由外感风热之邪在春夏季易发病;症状表现有别,风寒感冒怕冷明显、流清涕等,风热感冒发热明显、流黄涕等;舌苔脉象不同,风寒感冒舌苔薄白、脉浮紧,风热感冒舌苔薄黄、脉浮数;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患感冒时各有注意事项。
一、病因方面
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引发,秋冬季节天气寒冷时易出现,人体劳累后抵抗力下降,风寒之邪趁虚而入,侵袭肌表导致发病。例如,长时间在寒冷户外劳作且未做好保暖措施的人群易患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常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一般春季或夏季气候温暖多风时容易发生,外界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使肺气失和而发病。比如,在炎热潮湿且风大的天气里,机体防御功能较弱时易受风热之邪侵袭患风热感冒。
二、症状表现方面
(一)主要症状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怕冷明显,甚至有寒战,轻度发热或无发热,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色白。患者通常自觉怕冷重,需多穿衣物、盖厚被来缓解寒冷感觉,咳嗽时咯出的痰液质地稀薄、颜色清白。
风热感冒:发热比较明显,体温可较高,有汗但汗出不畅,流黄涕,咳嗽,咳痰黄稠。发热症状相对突出,能感觉到身体发热明显,流的鼻涕颜色发黄、质地黏稠,咳嗽咳出的痰液颜色黄且浓稠。
(二)伴随症状
风寒感冒:可能伴有头痛,疼痛较剧烈,一般为胀痛或紧束感,鼻塞声重等症状。头痛部位可能以头顶部或两侧为主,疼痛性质较强烈。
风热感冒:常伴有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舌尖边红、苔薄黄等症状。咽喉红肿疼痛较为明显,口渴表现为总想喝水,舌头外观可见舌尖及边部发红,舌苔薄且呈现黄色。
三、舌苔脉象方面
风寒感冒:舌苔薄白,脉象多为浮紧脉。浮脉表示病邪在表,紧脉主寒证,说明体内有寒邪束缚。
风热感冒:舌苔薄黄,脉象多见浮数脉。浮脉同样表示病邪在表,数脉主热证,提示体内有热邪。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风寒感冒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饮食宜温热易消化,如小米粥等,同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不高可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方式;儿童风热感冒时,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要清淡,可适当多吃蔬菜水果,但要避免食用辛辣温热食物,如辣椒等,发热时要谨慎使用药物降温,优先选择温和的物理降温方法,且要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性,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等。
老年人:老年人风寒感冒后要特别注意休息,保暖措施要到位,因为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弱,风寒感冒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诱发支气管炎等,所以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变化;老年人风热感冒时,要注意监测血压等指标,因为发热等情况可能对血压有影响,饮食上要选择易于消化且清热的食物,如绿豆汤等,用药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孕妇:孕妇风寒感冒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保暖是关键,可通过喝温热的姜糖水等方式尝试缓解症状,但要避免自行服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若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孕妇风热感冒时,要注意保持身体水分充足,饮食要均衡,不能自行随意用药,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相对安全的方式缓解症状,因为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需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