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会出现多方面症状,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畏寒肢冷表现为怕冷明显、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包括腰部酸软、膝关节不适;小便异常有小便清长、夜尿增多;还有精神萎靡,如困倦乏力、气短懒言。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食欲减退:脾肾阳虚时,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患者常出现食欲明显减退的情况,进食量较平时减少。从中医理论角度,脾主运化,肾阳虚则温煦功能不足,影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食欲不佳。例如一些中老年人群,本身脾肾阳虚,就会感觉不想吃东西,即使面对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
腹胀便溏:腹胀是常见表现,患者自觉腹部胀满不适。而便溏表现为大便稀溏,次数可能增多。这是因为脾阳虚不能温化水湿,水湿内停,与糟粕相混则大便稀溏;同时,脾虚气滞则会出现腹胀。这种情况在长期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的人群中较为常见,比如一些经常熬夜加班、饮食无规律的上班族,容易出现脾肾阳虚相关消化系统症状。
二、畏寒肢冷
怕冷明显:患者会感觉身体怕冷,比常人更易受凉。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会有畏寒的感觉。这是由于肾阳不足,不能温煦机体,导致全身或局部的温度调节失常,出现畏寒表现。比如在寒冷的冬天,脾肾阳虚的人即使穿着较厚的衣物,仍会觉得寒冷,需要更多的保暖措施。
四肢不温:手脚等四肢部位经常处于冰冷状态。因为阳气不能充分温养四肢末梢,所以四肢末端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出现肢冷现象。这种情况在女性中相对更为常见,尤其是一些体质较弱、长期气血不足又伴有脾肾阳虚的女性,冬季时四肢冰冷的情况会更严重。
三、腰膝酸软
腰部酸软:腰部感觉酸软无力,活动时这种酸软感可能会加重。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阳虚则不能充养骨骼和腰部,导致腰膝酸软。对于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有慢性肾病基础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腰膝酸软的症状,而且随着病情发展,这种酸软感可能会逐渐加重。
膝关节不适:除了腰部,膝关节也可能出现不适,比如疼痛、酸软等。这是因为肾中阳气不足,不能很好地濡养筋骨关节,膝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在老年人群中,脾肾阳虚导致的腰膝膝关节不适较为多见,随着年龄增长,肾的精气逐渐衰退,加上脾胃功能减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四、小便异常
小便清长:小便的颜色清淡,量相对较多。这是因为肾阳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液,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小便排出异常。例如一些脾肾阳虚的患者,夜间小便次数会增多,而且尿液清澈量多。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老年人本身肾的功能逐渐衰退,若再加上脾胃功能不好,就容易出现小便清长的表现。
夜尿增多:夜间睡眠中排尿次数较正常增多。由于夜间人体阳气相对虚弱,脾肾阳虚时,夜间阳气不足的情况更为明显,肾脏的气化功能进一步减弱,导致夜尿增多。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长期夜尿增多还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夜尿增多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五、精神萎靡
困倦乏力:患者经常感觉疲倦,没有精神,容易犯困。这是因为脾肾阳虚,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充分滋养脑部和全身,导致精神萎靡、乏力。比如一些长期患病、体质虚弱的人群,同时存在脾肾阳虚,就会整天无精打采,做事情提不起劲。
气短懒言:说话时气息较短,声音低微,不愿意多说话。这是由于阳气不足,推动气血运行的功能减弱,导致气的生成和运行失常,出现气短懒言的表现。在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脾肾阳虚的患者,就可能会有气短懒言的症状,而且病情严重时,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