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可引发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如咳嗽(无力、迁延、痰清稀)、气短(活动后加重),全身症状如自汗(头面、肩背明显)、体质虚弱(疲倦乏力),还有面色恍白、易感冒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受其影响各有特点。
一、呼吸系统相关症状
1.咳嗽
肺气虚者的咳嗽一般表现为咳嗽无力,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从中医理论角度看,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推动无力,肺气上逆的力量不足但又不能很好地控制,所以咳嗽声低弱。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出现,儿童肺气虚时可能表现为反复感冒后咳嗽迁延不愈;成年人肺气虚咳嗽可能与长期吸烟、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长期吸烟会损伤肺气,过度劳累会耗伤正气,导致肺气虚而咳嗽;老年人肺气虚相对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肺的功能逐渐衰退,肺气不足,容易出现咳嗽症状。
从临床角度,这种咳嗽咳痰一般痰量较少,质地清稀。例如一些研究表明,肺气虚型咳嗽患者的痰液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等炎症指标可能无明显升高,主要是肺功能方面可能存在通气功能轻度异常等情况。
2.气短
患者会自觉呼吸短浅,吸气不利。在活动后这种气短症状往往会加重。比如日常活动如步行、爬楼梯等时,肺气虚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气不够用的情况。对于不同性别,女性肺气虚出现气短可能与生理周期、产后等因素有关,生理周期中气血相对不足,产后耗伤气血,都可能影响肺气;男性肺气虚气短可能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过度消耗等有关。年龄上,老年人肺气虚气短更为常见,因为肺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心肺功能减退,导致气短症状明显。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肺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出现肺气虚气短;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若病情迁延不愈,容易发展为肺气虚,出现气短症状。
二、全身症状
1.自汗
肺气虚者常见自汗,即不活动时也容易出汗,尤其以头面部、肩背部出汗较为明显。从中医理论解释,肺主皮毛,肺气虚则卫外不固,汗液失去固摄作用,所以容易自汗。在年龄方面,儿童由于脏腑娇嫩,肺卫不固,更容易出现自汗,尤其是在入睡后头部多汗较为常见;成年人肺气虚自汗可能与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饮食不节等有关,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会耗伤肺气,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进而影响肺气的生成;老年人自汗往往是肺、脾、肾等多脏气虚的表现,因为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气的生成、推动、固摄等功能都减弱,所以自汗较为常见。性别上,女性在特殊时期如更年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更容易出现肺气虚自汗情况。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会耗伤正气,包括肺气,容易导致自汗;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出现肺气虚自汗的情况,因为慢性疾病会损伤正气,影响肺的功能。
2.体质虚弱
肺气虚者整体体质较差,容易感到疲倦乏力。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肺气虚都会表现出体力不支的感觉。儿童肺气虚体质虚弱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相对缓慢,容易生病;成年人肺气虚体质虚弱会影响工作和生活,比如工作效率降低,容易疲劳;老年人肺气虚体质虚弱则行动迟缓,生活自理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在性别方面,女性肺气虚体质虚弱可能与生理上的气血相对不足有关,而男性也可能因过度消耗等原因出现体质虚弱。生活方式上,长期缺乏营养摄入不均衡的人,肺气虚体质虚弱的情况可能更明显;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酗酒的人,会损伤肺气,导致体质虚弱。病史方面,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的人,容易发展为肺气虚,进而体质虚弱。
三、其他相关表现
1.面色恍白
肺气虚者面色往往没有光泽,呈现恍白的状态。从中医气血相关理论,肺主气,气能生血,肺气虚则推动血液运行、化生气血的功能减弱,所以面色失去红润光泽,表现为恍白。年龄上,儿童肺气虚面色恍白可能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导致;成年人面色恍白肺气虚可能与长期慢性疾病、过度劳累等有关;老年人面色恍白多是脏腑功能衰退,肺气虚,气血不足的表现。性别上,女性面色恍白肺气虚可能与月经、生育等因素导致的气血消耗有关。生活方式中,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肺功能受损,容易出现面色恍白肺气虚情况;长期精神压抑的人,也可能影响肺气,出现面色恍白。
2.易感冒
肺气虚者由于卫外功能减弱,对外界邪气的抵御能力下降,所以容易感冒。儿童肺气虚易感冒是因为肺卫不固,自身抵抗力差;成年人易感冒可能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导致肺气不足有关;老年人易感冒是因为肺、脾、肾等功能衰退,气血不足,抵御外邪能力差。在季节变化时,肺气虚者更容易感冒,比如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寒邪容易侵袭肺气虚者,导致感冒频发。不同性别在易感冒方面,女性可能在月经前后、孕期等特殊时期因气血变化而更易感冒,肺气虚时这种情况可能更突出;男性在过度劳累、吸烟等情况下,肺气虚易感冒的情况也较为常见。生活方式上,经常熬夜、缺乏运动的人肺气虚易感冒的几率更高;有吸烟史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伤肺气,使肺的防御功能下降,更容易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