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并非一定要每天针灸,治疗频率需根据病情阶段和恢复情况调整。

面神经炎急性期(发病1-2周内),神经水肿明显,过度刺激可能加重炎症反应。此时若进行针灸,多采用浅刺、轻刺激,频率一般为每周3-4次,避免每天针灸对神经造成过度负担,同时配合激素、营养神经药物减轻水肿,为神经恢复创造条件。
进入恢复期(发病2周后),神经水肿消退,可适当增加针灸频率,部分患者可改为每天一次,通过刺激面部穴位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改善口角歪斜、闭眼无力等症状。但具体频率需结合个体反应,若针灸后出现面部肌肉抽搐或不适感,需减少频率或调整手法。恢复期通常持续2-3个月,随着症状改善,逐渐降低频率至每周2-3次。治疗期间需配合面部功能锻炼,如鼓腮、抬眉等,避免过度依赖针灸,同时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刺激,以提高恢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