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以整体调节为特色,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饮食和情志调节等方法。
1.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分型用药。肝郁脾虚型用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疏肝健脾;脾胃虚弱型选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寒热错杂型以乌梅丸(乌梅、黄连、黄柏等)平调寒热,缓解腹痛、腹泻或便秘。
2.针灸治疗
针刺足三里、天枢、上巨虚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配太冲疏肝理气,三阴交健脾止泻。艾灸神阙、关元温中散寒,适用于虚寒型患者,可改善腹部冷痛、便溏等症状。
3.推拿按摩
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逆时针按摩或点按中脘、天枢穴止泻。配合脊柱两侧膀胱经推拿,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轻内脏高敏感性。
4.饮食和情志调节
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推荐山药、薏米等健脾食材。通过心理疏导、八段锦等舒缓压力,避免肝郁乘脾,从根源上减少疾病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