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和肾阳虚区别是概念及病理机制、症状表现差异、治疗与调理等方面。
1、概念及病理机制
肾阴虚指肾脏阴液不足,多由久病伤肾、禀赋不足、房劳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致。阴液亏损,不能制阳,虚热内生,从而出现一系列阴虚内热的症状。肾阳虚指肾脏阳气虚衰,多由素体阳虚、年老肾亏、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肾阳不足,温煦功能减退,推动气血运行的力量减弱,进而引发虚寒内生的表现。
2、症状表现差异
肾阴虚者常见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等;肾阳虚者则表现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体发沉等。
3、治疗与调理
肾阴虚者宜多吃滋阴补肾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枸杞、百合、山药等;肾阳虚者应多吃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羊肉、狗肉、核桃、韭菜、桂圆等。肾阴虚常用药物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肾阳虚常用药物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是有基础疾病、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更应谨慎。
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调理肾阴虚或肾阳虚时,要注意药物与治疗基础疾病药物的相互作用。饮食调理要兼顾基础疾病的饮食要求,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糖分摄入,高血压患者要控制盐的摄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