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痢疾治疗方法包括病原治疗、对症治疗、防治脑水肿、支持治疗、护理监测等。
1.病原治疗
中毒性痢疾由志贺菌引起,需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如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通过静脉给药快速起效,能抑制和杀灭志贺菌,控制感染源,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用药剂量和疗程需严格遵循医嘱,确保彻底杀灭病菌。
2.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相应处理。若发热,可给予物理降温;有惊厥症状时,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防止惊厥持续导致脑损伤。
3.防治脑水肿
中毒性痢疾可能引发脑水肿,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等变化。可遵医嘱使用托拉塞米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布美他尼注射液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同时要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剂使用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
4.支持治疗
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供应,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物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输液的种类和量,促进身体恢复。
5.护理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等。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防止发生感染和压疮。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中毒性痢疾病情凶险、进展迅速,一旦怀疑患病,如出现高热、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不要自行处理,应立即送往医院急诊科或感染科,进行全面检查和紧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