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可传染下一代,母婴传播是重要途径,传播概率约5%-10%,机制主要是分娩时胎儿接触母亲血液等,预防措施有孕期筛查、抗病毒干预、合理选择分娩方式、产后护理等,计划怀孕的丙肝感染女性应先评估治疗再妊娠以降风险。
母婴传播的发生情况
传播概率:孕妇感染丙肝病毒后,母婴传播的概率约为5%-10%。如果孕妇合并HIV感染等其他情况,母婴传播概率会升高。在怀孕晚期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母婴传播风险相对较高。
传播机制: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等而被感染。另外,产后母乳喂养是否会导致丙肝传播目前证据尚不充分,一般认为母乳喂养不是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但如果母亲乳头有破损出血等情况,可能会增加传播风险。
预防丙肝母婴传播的措施
孕妇筛查:孕期应常规进行丙肝病毒筛查,尤其是高危孕妇(如有输血史、血液透析史、多个性伴侣等)。一旦确诊感染丙肝病毒,需要由多学科团队(包括产科、感染科等)进行评估和管理。
抗病毒干预:对于丙肝病毒RNA阳性的孕妇,可以在妊娠中晚期考虑使用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但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评估孕妇的病情、孕周等多方面因素,遵循个体化原则。
分娩方式选择:一般来说,阴道分娩不是丙肝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所以不需要仅仅因为丙肝感染而常规选择剖宫产。但如果孕妇同时合并其他需要剖宫产的指征,可考虑剖宫产,但剖宫产本身并不能完全避免丙肝母婴传播。
产后护理:产后要注意避免母亲血液、体液与婴儿的伤口等接触,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丙肝相关检测,如在出生后不同时间检测丙肝病毒标志物等,以便早期发现婴儿是否感染丙肝病毒。
对于计划怀孕的女性,如果有丙肝感染史,应先到感染科等相关科室进行评估和治疗,待病情稳定且符合怀孕条件时再考虑妊娠,以最大程度降低丙肝传染给下一代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