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从疼痛部位与范围、疼痛性质与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多方面区分心绞痛和肋间神经痛,具体诊断还需结合病史、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特殊人群需仔细鉴别避免误诊漏诊。
肋间神经痛:疼痛部位沿肋间神经走行,多为一个或几个肋间的持续性刺痛或灼痛,疼痛部位比较局限,有明确的一个或几个肋骨间隙的分布区域,比如第2肋间神经痛时疼痛主要在胸部前面近胸骨旁处,第3肋间神经痛可能在胸部前面及侧面等对应肋间部位。
疼痛性质与持续时间
心绞痛:疼痛性质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也可伴有烧灼感。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有所不同,比如长期吸烟、肥胖的人群心绞痛发作时可能疼痛持续时间相对不典型,但基本在上述时间范围波动。年龄较大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有时可能稍长,但一般也不超过半小时。
肋间神经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灼痛,疼痛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为瞬间发作的闪电样痛,也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相对不固定,与诱发因素及个体神经状态等有关。
诱发及缓解因素
心绞痛:常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多在几分钟内缓解。不同病史患者诱发因素和缓解时间有差异,比如有冠心病病史多年的患者,在相同强度体力活动下更易诱发心绞痛,且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时间可能相对稳定,但如果病情加重,缓解时间可能延长。
肋间神经痛:可因咳嗽、深呼吸、打喷嚏、身体转动等胸廓运动而诱发或加重。部分患者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疼痛,疼痛缓解方式多与神经状态调节有关,比如局部热敷可能对部分肋间神经痛有一定缓解作用,但不如心绞痛对硝酸甘油的特异性反应。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对比,可以区分心绞痛和肋间神经痛,当然,具体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由于其神经感觉可能不典型,更需要仔细鉴别,避免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