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发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该菌可形成抵抗力强能长期存活的芽孢,传播途径有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临床类型包含皮肤、肺、肠炭疽,诊断依靠病原学检查,治疗主要用青霉素等抗生素,特殊人群感染需特殊处理。
一、炭疽的定义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可感染人类和动物,病原体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芽孢杆菌,其芽孢具有极强抵抗力,能在环境中长期存活。
二、病原体特征
炭疽芽孢杆菌是引发炭疽的根源,该菌可形成芽孢,芽孢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强,能耐受干燥、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等,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
三、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的皮毛、肉类或被污染的物品等,芽孢可通过皮肤微小创口侵入人体引发皮肤炭疽。
2.呼吸道传播:吸入含有炭疽芽孢的尘埃、气溶胶等,芽孢进入呼吸道后可引发肺炭疽。
3.消化道传播:食用被炭疽芽孢污染且未煮熟的肉类、奶类等食物,可导致肠炭疽。
四、临床类型
1.皮肤炭疽:最为常见,初期表现为皮肤局部的丘疹、水疱,随后水疱破溃形成溃疡并逐渐形成黑色焦痂,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2.肺炭疽:起病类似普通感冒,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随后病情迅速加重,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发绀等,可并发败血症等。
3.肠炭疽: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高热、休克等。
五、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病原学检查进行诊断,如采集患者病灶分泌物、血液、痰液等标本进行涂片镜检,查找炭疽芽孢杆菌;或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可确诊。
六、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及疗程。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感染炭疽后需及时就医,因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孕妇感染炭疽时需谨慎评估治疗方案,权衡母亲病情与胎儿安全;老年人感染炭疽后需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因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对疾病的耐受及恢复能力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