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多数患者有发热、干咳、鼻塞、流涕、乏力等常见症状部分伴咽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少数病情进展为重症多见于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发病一周后易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儿童患者症状相对较轻但需关注病情急转情况,老年人及有基础病者易发展为重症且病情变化快,免疫功能低下者症状不典型但病情进展快需格外注意防护与健康监测。
一、常见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7.3℃~39℃左右,部分患者为低热;常见呼吸道症状包括干咳、鼻塞、流涕等,其中干咳较为多见;还可伴有乏力,部分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咽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腹泻症状在儿童患者中相对较常见。
二、重症表现
少数患者病情会进展为重症,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另外,部分重症患者可能无明显发热等典型症状,需密切关注其呼吸、血氧等情况。
三、不同人群的症状差异
(一)儿童患者
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症状相对成人可能较轻,多数表现为低热、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有少数儿童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但发展为重症的比例较低。不过,需注意部分儿童可能出现病情急转直下的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
(二)老年人及有基础病者
老年人和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除了常见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外,可能更早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且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加强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程度可能不高,但病情进展往往较快,更容易出现重症表现,需格外注意防护和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