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具多样性,常见呼吸道相关表现如咳嗽等、全身症状有发热等且部分有其他少见表现如消化道症状等,儿童症状相对不典型或有轻有重,老年因免疫力低且多有基础病重症风险高,有基础疾病者病情更复杂,部分无症状感染人群无临床症状但具传染性需隔离观察。
一、临床表现多样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存在个体差异,常见以下主要表现:
1.呼吸道相关表现:多数患者出现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部分患者有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下呼吸道受累表现,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2.全身症状:发热较为常见,多为中低热,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体温≥38.5℃),还可伴有乏力、肌肉酸痛等,儿童患者可能以高热为突出表现,但也有部分儿童症状相对较轻,仅表现为轻微发热或无明显发热。
3.其他少见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泻等;还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情况。
二、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1.儿童群体: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症状相对成人可能不典型,除常见发热、咳嗽外,有的以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且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关注精神状态等情况;但也有部分儿童仅表现为轻度流涕、低热等较轻微症状。
2.老年群体: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多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感染后重症风险较高,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呼吸道症状,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加强监测和防护。
3.有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肾病等)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情可能更复杂,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呼吸困难明显加剧等情况,需要更加重视基础疾病的管理和感染后的综合评估与治疗。
4.无症状感染人群:部分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无任何临床症状,但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这类人群同样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观察,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