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呈砖形、抵抗力强;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传播,患者是唯一传染源;潜伏期约12天,前驱期有高热等症状,出疹期有特定皮疹表现且分布呈离心性;历史上曾大规模流行致严重影响,1980年全球消灭天花,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特殊人群接种需谨慎,儿童要按程序接种疫苗预防
病原体特征
天花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病毒呈砖形,有比较复杂的结构。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耐受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尘土和被污染的用具上,可存活数月至一年半之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而传染。天花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2天左右。
前驱期:起病急,体温可骤升至39~40℃,伴有头痛、背痛、寒战、呕吐、腹泻等症状,持续2~4天。
出疹期:发病后3~4天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额部、面部、腕部、前臂,以后向躯体及下肢蔓延。皮疹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2~3天后变为疱疹,疱疹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疱疹内液体初为清亮,后变浑浊,疱疹壁薄易破,1周左右结痂,痂脱落后留有瘢痕,称为痘疤。天花的皮疹分布呈离心性,以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较多,这与其他发疹性疾病的向心性分布不同是其特点之一。
历史影响与防控
历史影响:在历史上,天花曾大规模流行,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导致大量人员死亡,还对社会经济、人口结构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在古代,很多地区因天花肆虐而人口锐减。
防控:自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以来,人类通过广泛的疫苗接种等措施成功消灭了天花这一古老的烈性传染病。天花疫苗是预防天花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抵御天花病毒感染。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妇,接种天花疫苗需要谨慎评估,因为要考虑疫苗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接种疫苗可能效果不佳或存在较高风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接种。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在天花流行期间或有接触风险时,应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疫苗来预防天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