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双链DNA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多数呈隐性感染,传播途径有先天性经胎盘、围生期产道或母乳及后天密切接触等,临床表现先天性可致肝脾肿大等严重情况、围生期多数无症状少数有肝炎肺炎等、后天获得性免疫健全多隐性感染免疫低下有相应综合征等,诊断可通过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治疗免疫健全隐性感染通常无需治疗免疫低下或有症状用抗病毒药,特殊人群中孕妇原发或再发感染需监测胎儿,新生儿先天性感染要评估病情,免疫抑制患者需预防感染并监测处理。
一、定义
巨细胞病毒(CMV)属疱疹病毒科,为双链DNA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多数感染者呈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临床症状。
二、流行病学
先天性感染:孕妇原发或再发CMV感染时,病毒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围生期感染:主要通过产道或母乳传播。
后天获得性感染:可通过密切接触、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
三、临床表现
先天性感染:可出现肝脾肿大、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等,严重者可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甚至死胎。
围生期感染:多数无症状,少数可表现为肝炎、肺炎等。
后天获得性感染:免疫健全者多为隐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肺炎、视网膜炎等。
四、诊断
病毒分离:从尿液、唾液等标本中分离出CMV可确诊,但操作复杂耗时。
血清学检测:检测CMV特异性抗体,如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法检测标本中CMV病毒DNA,可早期诊断活动性感染。
五、治疗
免疫健全的隐性感染通常无需治疗。
免疫功能低下或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等抗病毒药物,具体用药需依据患者病情由专业医师决定。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原发CMV感染时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评估胎儿感染风险;再发感染时也需动态观察。
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需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如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必要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同时关注生长发育情况。
免疫抑制患者:需注意预防CMV感染,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出现感染相关症状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