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非典的主要病毒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它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通过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侵入人体与ACE2受体结合,引发免疫反应致肺部病变,不同人群症状表现不同,且可通过检测与其他类似病毒区分,2003年全球大规模非典疫情主要由它引起。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其病毒粒子多呈圆形,有囊膜,囊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花瓣样或纤毛状突起,长约20-26nm,病毒直径大约60-220nm。它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27-31kb,包含多个开放阅读框,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等。
传播与致病机制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例如,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自己的口鼻等黏膜部位也可导致感染。
2.致病机制: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它会与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结合,进而进入细胞内进行复制增殖,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过度的免疫反应会导致肺部炎症等病变,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感染后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人群感染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等因素,感染后的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需要密切关注,一旦出现相关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
与其他可能类似病毒的区分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SARS-CoV,虽然还有一些其他病毒也可能引起类似非典型肺炎的症状,但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鉴别诊断,SARS-CoV是导致2003年全球大规模非典疫情的主要病毒。例如,与其他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等,在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进展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通过实验室检测手段如核酸检测等可以准确区分不同的病原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