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挂耳鼻喉科,其发病机制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症状有特定表现,诊断靠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过敏原检测等,儿童患者家长要详细描述症状,老年患者需告知基础疾病情况并注意相关事项。
一、科室选择
过敏性鼻炎患者通常可以挂耳鼻喉科。这是因为过敏性鼻炎属于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鼻腔,而耳鼻喉科的诊疗范围涵盖了耳部、鼻部、咽喉部等相关疾病。
二、疾病相关要点
发病机制: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常见过敏原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真菌孢子等)和食物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等)。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发病,生活方式中接触过敏原的频率等因素会影响发病风险,有过敏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症状表现:主要症状有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还可伴有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揉鼻子、挖鼻子等表现,因为他们无法准确表达鼻部不适。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哮喘的患者,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
诊断方法: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诱因等,还会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鼻腔黏膜情况,可能会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以明确过敏原,帮助制定治疗和预防方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就诊时需特别注意,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详细准确地向医生描述孩子的症状表现及出现的时间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清洁被褥、窗帘等可能积聚尘螨的物品,避免让孩子接触花粉等过敏原,外出时可佩戴口罩。
老年患者:老年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在就诊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对其他基础疾病产生的影响。同时,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