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牙龈萎缩基础是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牙周局部治疗包括龈上洁治去除上方刺激物、龈下刮治清除下方致病物质,有咬合创伤需调颌,牙根暴露敏感用脱敏牙膏等治疗,严重时可做牙龈移植术,儿童要注重口腔卫生教育,孕妇需特别注重口腔清洁检查治疗,老年人要关注全身病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基础治疗
1.口腔卫生维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防治牙龈萎缩的基础。每日至少早晚正确刷牙,可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减少菌斑堆积对牙龈的刺激。
二、牙周局部治疗
1.龈上洁治:通过洗牙去除牙龈上方的牙石、菌斑等刺激物,改善牙龈炎症状态,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加重。一般每6~12个月可进行1次常规洗牙。
2.龈下刮治:针对牙龈下方的牙石及菌斑,通过专业器械刮除牙周袋内的致病物质,消除牙周袋,为牙龈恢复创造条件。
三、咬合调整
若存在咬合创伤导致牙龈萎缩,需进行调颌治疗,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减轻患牙的咬合力负担,防止牙龈萎缩持续恶化。
四、脱敏治疗
当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出现牙齿敏感时,可使用含氟化物或钾盐等成分的脱敏牙膏,缓解牙齿敏感症状,同时配合专业的脱敏治疗方法(如激光脱敏等)。
五、手术治疗
1.牙龈移植术:对于严重牙龈萎缩影响美观或功能的情况,可考虑牙龈移植术,通过移植健康牙龈组织来覆盖暴露的牙根,改善外观及牙龈健康状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牙龈萎缩需注重口腔卫生教育,引导其养成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良好口腔习惯,避免因不良口腔习惯(如咬唇、吐舌等)导致牙龈萎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
2.孕妇:孕妇由于激素水平变化易出现牙龈炎症加重,进而可能导致牙龈萎缩,需特别注重口腔清洁,孕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口腔护理频次,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必要的牙周治疗,避免牙龈萎缩因孕期口腔问题恶化。
3.老年人:老年人牙龈萎缩可能与全身健康状况相关,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需关注全身疾病对口腔的影响,积极控制全身疾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根据牙龈萎缩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以延缓牙龈萎缩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