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寄生人体小肠引发,主要经皮肤接触传播也可经口感染,急性期有皮肤钩蚴性皮炎、肺部感染表现,慢性期有贫血等症状,通过粪便检查诊断,常用阿苯达唑驱虫,需加强粪便管理、注意个人卫生,儿童、孕妇、老年人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钩虫病的定义与病原体: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人体小肠引发的疾病,致病的主要病原体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钩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会摄取人体营养并导致宿主失血等病理改变。二、传播途径:其一,经皮肤接触传播是主要方式,当人体赤足或皮肤接触含有钩蚴的土壤时,钩蚴可迅速侵入皮肤进而进入人体;其二,也可经口感染,比如食用被钩蚴污染的生水、蔬菜等,钩蚴可能在胃肠道内发育为成虫。三、临床表现:1.急性期表现,皮肤接触钩蚴处可出现瘙痒、丘疹等钩蚴性皮炎;幼虫移行至肺部时,可引发咳嗽、咳痰,甚至伴有发热等肺部感染表现。2.慢性期表现,因长期慢性失血,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还可伴有营养不良、异食癖等,儿童患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四、诊断方法:主要通过粪便检查,如直接涂片法查找钩虫卵,或者饱和盐水浮聚法提高虫卵检出率,对于粪便中虫卵较少的情况,还可采用钩蚴培养法,观察钩蚴的发育情况来确诊。五、治疗药物:常用阿苯达唑等药物进行驱虫治疗,该药物可抑制钩虫对葡萄糖的摄取,使虫体糖原耗竭,从而发挥驱虫作用。六、预防措施:1.加强粪便管理,采用无害化处理粪便的方式,杀灭粪便中的钩虫卵,避免粪便污染土壤、水源等。2.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赤足接触可能被钩蚴污染的土壤,劳作时可穿戴防护鞋具,勤洗手,不吃生食等。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活动时易接触污染土壤,且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高,感染钩虫病后更易出现生长迟缓、贫血等问题,需特别注重环境卫生,教育儿童不赤足玩耍,定期检查粪便以早期发现感染。2.孕妇:孕妇感染钩虫病可能导致胎儿缺氧、营养不良等,应加强防护,避免接触污染环境,若怀疑感染需及时就医检查并接受合适治疗。3.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低下,感染钩虫病后恢复能力较弱,更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污染土壤,一旦出现贫血、乏力等症状需及时排查钩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