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潜伏期通常1至3天不等短者数小时长者达5至6天多数无明显症状但具传染性,典型临床分期里泻吐期多为首发症状呈无痛性无里急后重腹泻随后伴喷射性连续性呕吐,脱水期因剧烈泻吐致液体及电解质丢失分轻重度表现不同,反应期及恢复期脱水纠正后多数症状渐消部分有发热,特殊人群中儿童病情进展快易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休克需密切观察精神尿量等,老年常合基础病脱水表现不典型但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高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孕妇感染时除自身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外还影响胎儿状况需重视母婴评估处理。
一、潜伏期表现
霍乱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5~6天,此阶段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已具有传染性。
二、典型临床分期表现
(一)泻吐期
1.腹泻:多为首发症状,起病急骤,腹泻呈无痛性,无里急后重感。排便次数频繁,初期大便为黄色稀便,随后迅速转变为“米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便,重症患者可出现洗肉水样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数十次甚至失禁。
2.呕吐:一般发生在腹泻之后,呈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物初始为胃内食物残渣,随后转为“米泔水”样或清水样。
(二)脱水期
由于剧烈腹泻与呕吐,体内大量液体及电解质丢失,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1.轻度脱水:表现为口渴、皮肤弹性轻度降低、眼窝稍凹陷。
2.重度脱水:皮肤干皱无弹性,声音嘶哑,眼眶明显下陷、两颊深凹,神志可出现淡漠或不清,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如脉搏细速或无法触及、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或无尿等。
(三)反应期及恢复期
脱水得到纠正后,多数患者症状逐渐消失,体温、脉搏、血压恢复正常,尿量增加。部分患者因循环改善,肠腔残留毒素被吸收,可出现发热反应,体温多在38~39℃,一般持续1~3天可自行消退。
三、特殊人群临床表现特点
(一)儿童患者
病情进展相对较快,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休克,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尿量变化等,因儿童机体代偿能力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
(二)老年患者
常合并基础疾病,脱水表现可能不典型,但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如心率、血压、尿量等指标的动态评估。
(三)孕妇患者
感染霍乱时,除自身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外,还可能影响胎儿状况,需重视对母婴双方的评估与处理,密切关注胎儿胎心、胎动等情况以及孕妇的水、电解质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