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可通过临床症状观察、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进行诊断,临床症状有涕血与鼻出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头痛等;体格检查包括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部触诊;影像学检查有鼻咽部CT和MRI检查;病理检查主要是鼻咽活检,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综合评估来判断是否患病。
一、临床症状观察
1.涕血与鼻出血:早期可能出现回吸性涕血,即早晨起床后从鼻腔回吸吐出带血的鼻涕,或者擤鼻涕时鼻涕中带血,有时也会表现为鼻出血。这是因为鼻咽癌肿瘤表面的血管比较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年龄方面,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中老年人相对更常见一些,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风险可能更高。
2.鼻塞:肿瘤增大堵塞后鼻孔可引起鼻塞,开始多为单侧鼻塞,随着肿瘤进一步增大,可发展为双侧鼻塞。生活方式不健康、有EB病毒感染史等人群需格外留意。
3.耳鸣、听力下降:肿瘤堵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易被误诊为中耳炎等疾病。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要提高警惕。
4.头痛: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或神经可引起头痛,多为单侧持续性偏头痛。
二、体格检查
1.间接鼻咽镜检查:医生通过间接鼻咽镜可观察鼻咽部情况,能发现鼻咽部新生物、溃疡、隆起等病变。检查时受检者可能会有轻度不适,但一般都能耐受,儿童检查时需由专业医生轻柔操作。
2.鼻咽部触诊:对于部分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鼻咽部触诊,了解鼻咽部肿块的质地、活动度等情况,但现在应用相对较少。
三、影像学检查
1.鼻咽部CT检查:能清晰显示鼻咽部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大小、范围及有无颅底骨质破坏等。它可以发现鼻咽部直径较小的病变,对于了解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重要价值,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进行,儿童检查时需做好辐射防护。
2.鼻咽部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地显示鼻咽部肿瘤的范围、对周围血管神经的侵犯情况等,尤其是对颅底、海绵窦等部位的病变显示优于CT。
四、病理检查
1.鼻咽活检: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医生会通过鼻咽镜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对于活检时出血较多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局部情况,儿童活检后需加强护理,防止感染等情况发生。如果活检结果可疑,可能需要多次活检以明确诊断。
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多种检查手段综合评估来判断是否患有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