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病变局限于鼻黏膜,表现为发作性喷嚏等,需结合病史等诊断,首要措施是避免接触变应原并用药;过敏性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在气管、支气管,表现为喘息等,依症状等诊断,强调长期抗炎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儿童、成年、老年患者各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差异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病变部位局限于鼻黏膜;过敏性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气管、支气管,涉及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
二、症状表现区别
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喷嚏、大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症状具有季节性或常年性,多在接触变应原后迅速发作,脱离变应原后可部分缓解。
过敏性哮喘: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症状与气流受限相关,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可伴有鼻塞等鼻部症状,但以呼吸道喘息等症状为主。
三、诊断方法不同
过敏性鼻炎:需结合病史、症状、变应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综合判断,鼻内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等表现。
过敏性哮喘:依据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等)、变应原检测等进行诊断,肺功能检查显示可逆性气流受限是重要诊断依据。
四、治疗原则差异
过敏性鼻炎:首要措施是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常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可有效缓解鼻部症状。
过敏性哮喘:治疗强调长期抗炎,首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控制气道炎症,同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喘息等症状,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治疗方案,且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过敏性鼻炎儿童可能因鼻塞影响睡眠和学习,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选择合适的鼻用药物;过敏性哮喘儿童要警惕发作时的呼吸困难,需定期监测肺功能,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吸入制剂,避免滥用口服激素。
成年患者:需注意生活方式对病情的影响,如过敏性鼻炎患者要关注工作环境中变应原暴露,过敏性哮喘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哮喘发作,规律用药并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患者:老年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用药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老年过敏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储备差,发作时病情变化快,要加强病情监测,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注重生活护理以减少发作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