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脏卵圆孔未闭多数不严重,约25%-30%成人存在该情况,胎儿时卵圆孔利于血液循环,出生后多在1年左右完成闭合,大部分婴儿卵圆孔会自然闭合,1岁内闭合率约75%,5岁时约85%-90%,口径小通常不影响健康,少数口径大的可能有影响,婴儿期需定期随访,按建议做心脏超声检查,正常喂养等,有特殊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
卵圆孔未闭的解剖与生理意义
胎儿时期,卵圆孔使血液可由右心房直接流向左心房,有助于胎儿的血液循环,保证胎儿的氧供。出生后,随着肺循环建立,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孔逐渐发生功能性闭合,多数在生后6个月左右解剖上闭合。
多数婴儿卵圆孔未闭的预后情况
自然闭合情况:大部分婴儿的卵圆孔会在出生后逐渐自然闭合,一般1岁内闭合率较高。研究表明,出生后1年卵圆孔未闭的闭合率约为75%,5岁时约为85%-90%。
对婴儿健康的影响:若婴儿卵圆孔未闭口径较小,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不会导致婴儿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明显的临床症状,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一般无显著影响。多数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卵圆孔会自行闭合,无需特殊治疗。
少数情况需关注的卵圆孔未闭
较大口径的卵圆孔未闭:少数婴儿卵圆孔未闭口径较大,可能会导致右向左或左向右的异常分流。如果出现明显的分流,可能会影响婴儿的血液循环。例如,较大分流可能导致体循环供血相对不足,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如潜水、高空飞行等特殊情况,虽然婴儿一般不会接触,但从病理角度考虑),可能增加矛盾栓塞的风险,不过婴儿时期这种风险相对较低。
相关临床症状:如果婴儿卵圆孔未闭伴有明显的气促、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需要进一步评估,因为此时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干预。
特殊人群(婴儿)的注意事项
年龄因素:婴儿时期是卵圆孔闭合的关键阶段,家长要按照儿科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一般在婴儿6个月、1岁等阶段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卵圆孔的闭合情况。
生活方式:正常喂养、保证婴儿充足的睡眠等一般生活方式对卵圆孔未闭的婴儿是有益的,避免让婴儿过度哭闹等增加心脏负担的情况。
病史相关:如果婴儿有其他先天性心脏疾病的家族史,或者出生后有异常的临床表现,如持续的口唇发绀等,更要密切关注卵圆孔未闭的情况,及时就医评估。
总体而言,婴儿心脏卵圆孔未闭多数不严重,会随着生长发育自行闭合,但需要密切随访观察,少数情况需要医生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