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患者可通过增加钠盐、营养(蛋白质、维生素)、适当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来提升血压,同时要少食芹菜、冬瓜、苦瓜等具降压作用的食物,不同人群需注意调整相关摄入量及特殊情况。
一、增加钠盐摄入
原理及依据:钠可以使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从而增加心输出量,提升血压。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氯化钠5-6克左右。对于低血压患者,可适当增加含钠食物的摄入,像咸菜、腌肉等,但要注意不能过量,以免引起高血压等其他健康问题,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病史或肾脏疾病的人群需谨慎调整钠盐摄入量。
二、增加营养摄入
蛋白质类:
原理及依据: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适当补充蛋白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营养状况,从而提升血压。例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一般建议每天摄入瘦肉50-100克、鱼类100克左右、蛋类1-2个、豆类30-50克。不同年龄人群需求有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摄入比例可相对高一些;老年人消化功能稍弱,可选择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
维生素类:
原理及依据: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草莓、猕猴桃等,每天可摄入柑橘2-3个、草莓100克左右、猕猴桃1-2个;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有全麦面包、燕麦、瘦肉等,全麦面包每天可吃2-3片,燕麦每天可摄入30-50克。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低血压患者,在选择富含糖类的水果时要注意监测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三、适当摄入高胆固醇食物
原理及依据:胆固醇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适量摄入含胆固醇的食物可以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像动物肝脏、蛋黄等,每周可适量食用动物肝脏1-2次,每次50克左右;蛋黄每周可吃2-3个。但对于本身血脂高的人群,如患有高脂血症的低血压患者,则需要谨慎选择,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此类食物的摄入量,因为高胆固醇饮食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少食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
常见食物及影响:一些食物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低血压患者应适量少食,如芹菜、冬瓜、苦瓜等。芹菜中含有的芹菜素等成分可能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低血压患者过量食用可能会使血压进一步降低,一般建议每天芹菜的摄入量不超过200克;冬瓜有利尿作用,可能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使血压下降,每天食用量不超过500克;苦瓜性寒,过量食用可能会影响脾胃功能,间接影响血压,每天食用量不超过100克。特殊人群如脾胃虚寒的低血压患者,对这些寒凉食物的耐受性更差,更要严格控制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