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弧菌感染潜伏期长短有别,有起病急骤的剧烈无痛腹泻转米泔水样便、喷射性呕吐等典型胃肠道症状,还会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表现,预防需注意饮水饮食安全、养成勤洗手等个人卫生习惯及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治疗关键是及时补液,可应用抗菌药物,儿童感染后脱水进展快要密切观察补液,老年人易现严重并发症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尽早治疗,孕妇感染要谨慎用药优先支持治疗并监测胎儿状况。
一、症状表现
霍乱弧菌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5~6天。
典型胃肠道症状:起病急骤,多以剧烈腹泻开始,腹泻为无痛性,无里急后重感,大便初期为黄色稀便,迅速转为米泔水样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数十次。随后出现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继而呈米泔水样。
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表现:因大量腹泻和呕吐,患者迅速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口渴、尿量减少等。严重脱水可导致循环衰竭,表现为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同时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引起肌肉痉挛,低钾血症导致全身肌无力、心律失常等。
二、防治方法
(一)预防措施
饮水与饮食安全:饮用经过煮沸或有效消毒的水,避免饮用生水;食物需彻底煮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变质食物,尤其注意海鲜类食物的安全处理。
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食物前、便后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减少霍乱弧菌传播风险。
疫苗接种:对于高风险人群(如疫区居民、前往疫区的旅行者等),可接种霍乱疫苗进行预防,能一定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二)治疗方法
补液治疗: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霍乱的关键。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中、重度脱水需通过静脉补液快速纠正,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抗菌药物应用:可使用抗菌药物缩短病程、减少腹泻量和排菌时间,常用药物如多西环素等(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但需根据患者病情及耐药情况合理选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体液调节功能不完善,感染霍乱后脱水进展快,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等,及时足量补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感染霍乱后病情变化迅速,易出现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尽早给予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
孕妇:孕妇感染霍乱后需谨慎用药,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支持治疗措施,如通过静脉或口服补液纠正脱水,同时密切监测胎儿状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