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症状包括消化道的无痛性急剧腹泻转米泔水样便、腹泻后喷射性呕吐,还有轻中度脱水的皮肤干燥等及重度脱水的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有低钾低钠表现;传播方式为经水、经食物、接触;儿童易脱水需关注精神尿量及时就医,老年人有基础病病情更重需监测生命体征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情难控要加强监测维护免疫功能。
一、霍乱的症状
1.消化道症状:
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多为无痛性急剧腹泻,起初大便为黄色稀便,迅速转为米泔水样便,每天腹泻次数可达数十次,量多。
呕吐:一般发生在腹泻之后,多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起初为胃内容物,随后可变为米泔水样。
2.脱水表现:
轻中度脱水时可见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眼窝凹陷、口渴、尿量减少等;重度脱水时可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神志淡漠甚至昏迷等。
3.电解质紊乱表现:由于大量体液丢失,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可出现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低钠血症可引起肌肉痉挛等。
二、霍乱的传播方式
1.经水传播:水是霍乱弧菌传播的重要媒介。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源,如未处理的河水、井水等,人饮用后极易感染。例如,在水源污染严重且未进行有效消毒处理的地区,霍乱容易大规模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也可引起感染,常见的被污染食物包括海鲜(如虾、蟹等)、蔬菜、水果等。若食物在加工、储存或售卖过程中被霍乱弧菌污染,而未经过彻底烹饪等处理,人食用后就可能患病。
3.接触传播:直接接触霍乱患者的排泄物或被其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手、衣物等,若不注意卫生,经手接触口等途径也可能导致感染,但这一般是在卫生条件较差、个人防护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相对水和食物传播来说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体液调节功能尚不完善,感染霍乱后更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格外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尿量等,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优先通过口服补液盐等进行补液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感染霍乱后,机体对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耐受能力下降,病情可能更为严重。要密切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电解质水平等,及时采取补液等治疗措施,同时需兼顾其基础疾病的管理。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感染霍乱后病情可能更难控制,更容易出现重症表现。应加强对这类人群的健康监测,在积极治疗霍乱的同时,注意维护其自身的免疫功能相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