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疾病较严重阶段,发病与血管痉挛致内皮损伤、凝血系统激活、炎性反应等多因素相关,有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抽搐等表现且伴子痫前期相关症状,初产妇、年龄过小或过大等孕妇自身因素及双胎等妊娠相关因素为高危因素,对母亲可致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对胎儿可致宫内缺氧等不良结局,依据妊娠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处理需控制抽搐、降颅内压,病情稳定后尽快终止妊娠。
一、定义阐释
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疾病中较为严重的阶段,是在子痫前期基础上出现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发作,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也可见于产后24小时内。
二、发病机制要点
其发病机制与血管痉挛导致内皮损伤、凝血系统激活、炎性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血管痉挛使全身小血管灌注减少,进而影响多个脏器功能,脑部血管痉挛等改变可引发神经元异常放电,最终导致抽搐发作。
三、临床表现特征
1.抽搐表现:多为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抽搐,发作时患者意识丧失,眼球固定、上翻,牙关紧闭,随后全身肌肉强烈抽动,持续时间数秒至1分钟不等,发作后可逐渐清醒,但易反复发作。
2.伴随子痫前期表现:同时伴有子痫前期的相关症状,如血压升高(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阳性)等。
四、高危因素分析
1.孕妇自身因素:初产妇、年龄过小(<18岁)或过大(>35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糖尿病等人群发生子痫的风险较高。
2.妊娠相关因素:双胎妊娠、羊水过多、葡萄胎等妊娠状态也可能增加子痫发生几率。
五、对母婴的影响
1.对母亲的影响:抽搐发作可能导致孕妇发生窒息、吸入性肺炎、胎盘早剥、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
2.对胎儿的影响: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受限、早产甚至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因为子痫时胎盘血流灌注受影响,胎儿供氧及营养供应不足。
六、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详细的妊娠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抽搐发作伴子痫前期表现),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尿常规等)及影像学检查(如脑部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导致抽搐的颅内病变)来综合诊断。
七、处理原则
1.控制抽搐:立即给予硫酸镁等药物控制抽搐发作,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等。
2.降低颅内压:对于有颅内压增高表现的患者,可使用脱水剂等降低颅内压。
3.及时终止妊娠:一旦病情稳定,应尽快终止妊娠,这是治疗子痫的根本措施,根据孕周及母胎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